吕永中:北京半木空间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 | 2015-09-30 2486 7

项目名称:   半木空间&吕永中工作室

项目地址:   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国际艺术村红2号院

项目面积:   780 平米                           

设计时间:   2013年10 月

竣工时间:   2014年6月

设计公司:   吕永中设计事务所                           

主创设计:   吕永中                           

摄       影:   吴永长                          

主要材料:   胡桃木、白蜡木、老柚木地板、青石、无纺布

  

  北京半木空间位于首都机场高速旁的草场地村红二院,临近798艺术园区,是一个新兴的艺术试验和乡村生活交融的文化区域。原建筑采用北方最普通的红砖墙为建造形式,但有别于通常端正四方的院落,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处理的比较质朴:院落以一棵大树为中心,周边二层和三层相互错落延展的建筑形成自然围合。半木空间位于院落入口的对角尽端,由一个三层及两层上空的建筑体量组合而成,占地约三百多平米。

0-外立面.jpg

  仅从使用功能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的空间尺度充裕并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而设计师提出的问题却是如何在这块远离喧嚣的地域,创造出适合中国当下的居住空间,思考什么才是适合中国当下的生活模式和空间。半木空间,不仅仅是家具与生活美学体验馆、关注当代中国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的交流平台,同时也在尝试创造一种最佳品质居住空间的体验,对设计来说建筑空间是思考实现的重要途径。

  结合场地环境和入口空间开放性的要求,项目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将建筑大门位置由原来的尽端处改到更加靠近院落的两层空间。作为大展厅的两层上空部分是半木空间的核心。首先,大空间保留了建筑的特质:6m多的层高和空间尽头的顶部条形天窗。自然光由此得以直接进入室内,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在面对入口的高墙上产生丰富的明暗变化。

  其次,出于大空间整体性的考虑,原建筑顶部采用整体浇筑的预制混凝土板形式。改造后的展厅内部新增了一部分夹层,既令大空间中呈现出不同高度变化,丰富空间层次,又让二层的夹层阁楼满足了生活空间对实用性的基本需求。新增夹层采用了钢结构形式,坚持9米多大跨度钢梁的做法确保了展览空间的纯净,与建筑的顶面形成上下呼应。

  通过入口右侧紧凑的过厅迂回到达室内主体,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内部尽端两层高的空间与前台部分相对较低的展厅形成一种空间上的高低、明暗对比,给人欲扬先抑,高低起伏的感受。伴着步伐的移动,能够体会到地面深色地砖延续了室外的感觉,并衬托出室内白墙以及墙面上微妙的光影变化。在长度与高度的比例接近,而进深略小的围合空间中,上下楼层的分隔、前后高低的差异、以及室内室外空间的转换,这些建筑空间体验更像是置身徽州民居的天井内院,阐释出传统民居中人对居住空间、对环境、对天地的认识和心态。

  柯布曾经说过:“建筑是在光线下对形式的恰当而宏伟的表现”。设计师通过对天光的精妙把控和引导,让自然光首先充满内天井,进而分散到一层的主体展厅和二层的书院。由于功能定位的不同,楼下展厅需要明亮开敞,楼上书院希望营造宁静悠远的氛围,对光线设计师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展厅二层正对内天井的立面采用了滤光的格栅,两扇外窗的设置也进一步强化了上下层的连接关系。展厅地面在夹层投影线处横亘着整片2.4m宽的镜面。反射成像将大空间的高度转换为深度,实现一种“高”“深”的转变,同时镜面帮助了自然光在室内的进一步扩展,突显“天井明堂”的核心空间理念。展厅空间如同一个容器,其中的家具、陈设、装置等诸多元素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时空的对话,传达出空间的无限可能,自然光的引入如点睛之笔,增强了这种包容性。

  空间内部交通是一种纵向的线性、水平环通的组织交通方式,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大展厅内右侧有一部独立的楼梯直至二层书院,左侧三层空间的尽端另设有一部消防梯贯穿上下。空间竖向的分隔利用了建筑原有的承重墙结构,结合新增的钢结构支柱在一层与二层空间的中轴位置因势利导设置了一堵设备墙。将墙体的宽度扩展以结合空间所需的水电,暖通设备、管线等,也使墙体与洞口具备了划分室内空间的功能。展厅左侧一层演化出品茶、鉴画空间,二层书院左侧细分为对弈、会客场所。随着人在空间中的走动,步移景异中这些带着些许厚度的连廊通道也成为大小空间互为视野的取景框。半木空间的三层更为私密,同时具备了更多的生活功能,100多平米的空间中除了容纳了工作室之外还有餐厅,卧室,小书房及一个开放的露台。饮食起居,品茶论道,吟诗作画,观花赏月,现实感触和理想状态的平衡交融,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这句至理名言。

  密斯认为建筑空间的生长建构始于两块砖悉心拼接的一瞬间,半木空间对砖的极致使用也可见一斑:室内均采用了150X150mm自然石材的裁切拼接,既避免材质色彩的不同带来的突兀,又让石质地面有了丰富的变化。除了提供视觉感受的区别之外,铺地尺寸的精细也使人放慢步伐,更多的体味空间的节奏。立面在公共空间中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出现两种迥异的秩序形式:遮掩热交换功能的白色格栅较为密集,具有滤光作用的半透格栅则略微稀松,这种细微的变化结合实体墙面组合出兼具功能且富于变化的立面。顶面的灯光均采用背景面光源和点光源结合的形式,每一盏灯都带着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光线总出现在需要明亮的位置,不偏不倚,不多不少。精确的尺寸运用,严格的模数控制,严谨的材色表达再次体现出建筑的本质精华:少中有多,小中见大。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北京半木空间是半木设计理念多年实践的延续和拓展。它如同一个原点,具有无限延展的力量,半木的设计不会只停留在某一个阶段,它需要不断的修改与深入。从空间上来看,半木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在这个项目中得以实践、承载,而半木空间提出的问题仍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感悟。智者说至高的智慧在于:洞悉我们所要寻找的一切往往就在我们的眼前。伴着时间和脚步去观察, 去触摸,去品味,去体会,寻找我们向往的生活,以及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身处其中,感受到自然在此延续,却不知道艺术已在那里开始。

09-1F-设备.jpg



吕永中

北京

\ 吕永中工作室

\ 主持设计师

简介 Introduction

  • 18035
  • 9
  • 6
  • 0

www.designwire.com.cn \ 关于设计腕儿 About u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智囊团 Brainpower  \ 设计腕儿×地产商 Designwire×Land Baron \

京ICP备15003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