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孤角兽画廊 呈现 法国陶艺巨匠Georges Pelletier亚洲首展 《光居于土》

上海孤角兽画廊荣幸宣布于2025年11月12日举办法国陶艺巨匠乔治·佩尔蒂埃 (Georges Pelletier) 亚洲首次个展——《光居于土》。作为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最具代表性的陶艺师之一,Pelletier以雕塑化思维手塑陶土,融入大胆的镂空结构与光影互动,将陶器艺术从“实用器物”向“诗性艺术”跨越。本次展览在孤角兽画廊空间内呈现三十余件艺术家近年的代表性作品,从标志性的 “太阳”系列灯具到镜面装饰、雕塑作品等,传递着艺术家对于陶艺的独特表达。此次展览以《光居于土》为主题,既象征着光与陶土的融合,也隐喻着人们对居所、温度与时光的感知:光被陶土雕刻,艺术回归生活。

《光居于土》展览现场图,图片由孤角兽画廊提供
本次《光居于土》展览呈现了Georges Pelletier以“光”为灵魂的代表之作与延伸创作,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太阳系列”(Soleil)尤为瞩目——灯具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形态宛若太阳光线,光线透过陶的肌理与镂空的设计,散发出柔和而恒久的温度。每一件作品都超越了照明的功能,成为光与形的雕塑,一种在建筑性与诗意之间找到平衡的存在。

Georges Pelletier与儿子Benjamin Pelletier,照片©Helmut Berta
乔治·佩尔蒂埃(Georges Pelletier,1938–2024)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期活跃于法国,是二十世纪极具代表性的陶艺师之一。15岁前往法国巴黎学习绘画,这段求学经历也让他有机会得到二十世纪立体主义大师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éger)的指导;1955年16岁的Pelletier成功考入巴黎国立高等工艺学校(École supérieure nationale des Arts et Métiers),并在工作中结识了夏洛特·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并见证了她在各个项目中创作陶艺作品,深刻影响了他对材料与空间关系的理解;1961年23 岁的他在巴黎创立了个人陶艺工作室,他的个人风格立刻得到了法国顶级家具品牌 Maison Bobois的赏识,并开始了他们长达12年的合作,这也让他的作品闻名法国;1973年,他决定南迁至法国戛纳,并在戛纳成立了新的工作室。

Benjamin Pelletier在工作室,照片©Helmut Berta
直到今天,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间工作室仍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多年来他始终和儿子两人共同从事创作。令人心痛的是,Georges Pelletier老先生于2024年辞世,这让全球陶艺界与收藏界深感惋惜,而他的创作精神仍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的儿子本杰明·佩尔蒂埃(Benjamin Pelletier) 继承父亲的技法与理念,从陶土筛选、釉料调配,到窑火把控。正如Georges Pelletier生前所言:“捏塑陶土是一种需求,一种瘾。” 如今,他的儿子Benjamin在相同的窑火旁继续捏塑,那些闪烁的光与温热的土,不仅延续着父亲的手艺,也延续着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关于生命、手塑与光的永恒形态。

“太阳”系列的座灯,图片©JustinPaquay


《光居于土》展览现场图,图片由孤角兽画廊提供
在孤角兽画廊的展览现场,柔和的天光与帷幔的褶皱共同勾勒出一个安静而富有秩序的空间,光线在陶器的镂空间隙中流转,洒落在中古家具的木质纹理上,织就出一场关于物与光的呼吸。Georges Pelletier的“太阳”、“图腾”等系列在此重新被唤醒,它们既像来自过去的遗迹,又似照向未来的信号。


《光居于土》展览现场图,图片由孤角兽画廊提供
此次展览共汇集Georges Pelletier三十余件不同形态的作品,从陶艺灯具、镜面装饰到雕塑摆件,每一件都保留着手工塑造的痕迹与时间的印记。孤角兽画廊以其独有的中古艺术空间气质,将Pelletier的作品置于光影流动的场域之中——光在陶土间流转,投射出关于时间、手艺与居所的无声叙事。在这里,光不只是照明之源,更成为生命的象征;而土,则以最质朴的形态,承载着艺术家父与子跨越时间的创作温度。这片被光温柔包裹的陶艺雕塑们,承载着Georges Pelletier的创作精神的延展——那是一种跨越时代的手艺传承,也是一种关于“居住”的哲思:光居于土,亦居于人心。

《光居于土》展览现场图,图片由孤角兽画廊提供
《光居于土》不仅是一场对Georges Pelletier艺术语言的回望,更是一场关于“光如何安放于生活”的当代思考。这些由火与土孕育的作品,不再只是被陈列的器物,而成为时间的容器、情感的载体——它们以最本真的形态回应了人们对温度、秩序与美的渴望。


《光居于土》展览现场图,图片由孤角兽画廊提供
孤角兽画廊的空间呈现,通过建筑语言构建出一个理想化的“收藏者宇宙”,在这里,“过去的修复”“当下的展现”与“未来的可能性”彼此交织。Pelletier的陶器灯具被置入这一语境中,仿佛成为时间的坐标点——它们的光线温柔地触及空间的每一处角落,漫步其间便能感受到手工与光影之间那份几乎可触的诗意。


《光居于土》展览现场图,图片由孤角兽画廊提供
展览于2025年11月12日在上海Monokeros孤角兽画廊正式揭幕,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在这个由光、土与时间共同搭建的空间中,Georges Pelletier的作品不再只是被观看的对象,而成为空间的灵魂,让人重新理解何为“光居于土”。
关于Monokeros孤角兽画廊:

隐匿于上海老厂房的 1500 平艺术空间,延续了品牌对 “旧物新生”理念的践行,设计师保留老厂房原始的木结构穹顶,粗糙的墙面质感和流线型结构交织,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 品牌由深耕欧洲中古领域多年的 Delplace 夫妇创立。两人早年于巴黎圣安图古董市场经营多年,掌握第⼀手的采购资源,在选品及购买渠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孤角兽」专注于欧洲 20 世纪中古设计,并独家代理法国⼗余位当代艺术家。品牌名来源于主理人对 “孤品”的情有独钟,每⼀件都是他们从欧洲各个角落搜罗回来,并漂洋过海带到国内;有收藏级绝版孤品,更有独特⼩众的艺术家单品,将家居和艺术相结合,打造艺术爱好者聚集的空间。作为上海“第⼀家”法国中古家居展厅,松弛优雅的法式风格贯穿着品牌选品的调性;积淀的岁月痕迹、家族传承的工匠精神让中古物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设计腕儿官方微信
010-88600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