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集团×广州建博会,栖居之界!
▲TRACE桌-Adam Count
巴黎有MAISON&OBJET时尚家居设计展、米兰有Fuorisalone设计周,而广州有改变世界的生产线与思想线。广州建博会创办近30年,是大家居建装行业全球第一展,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展会全产业链的特色和规模优势,为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天物·空谒供桌-仲松
2025年7月8日,于广州建博会迎来了行业变革下的深度洞察与展望,这次以「栖居之界」为名的展览,携手近50位中外顶尖设计师作品、集结30+国内外家居品牌,无疑是一场跨越30年的中国设计精神考据。以物为史、以展为鉴,这一真正意义上的文献展,是为中国当代设计史的切片。
七大个策展理念
▲融合
第一次把众多知名设计师的作品通过打破个人边界的重组,融合叙事。
▲对话
通过中外优秀设计成果在同一微缩图景中并置,促发设计师的隐性叙事交互,在材质、形态与功能的语境中实现创作理念的双向阐释。
▲多元
在同一个时空里,呈现不同类态的作品,以多维度设计范式并置,形成超越单一范畴的美学共生关系。
▲跨界
呈现众多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跨界到生活方式各层次的探索成果,探讨通过专业知识的跨领域迁移与创作资源整合,在空间叙事性、功能适配性与美学突破性上的张力。
▲赋能
呈现将设计智慧转化为民族品牌创新内核的探索成果,鼓励设计师推动中国制造以设计驱动系统性转向中国创造的现象。
▲跨代际
以平权观念,并置设计大师与新生代设计师的优秀作品。通过去行业标签化的策展实践,以多元设计生态的学术性观照,为新兴力量构建声场。
▲首发
设计师最新作品与概念探索成果的首次亮相,现场揭秘!
这次在展会上呈现“栖居之界”特展,是我们广州建博会的重要突破,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一次对于展会升级战略的集中体现。它标志着我们不再是简单的行业风向标,而是在努力成为推动整个大家居建装行业升级转型的核心力量,一个能够引发深度思考、启发未来方向的“趋势发源地”。
这也是我近年来所看到的最具突破性的特展,它超越了传统的单一产品展示逻辑,以非常多元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未来高端住宅的图景。
它体现了深度的跨界融合,不再是设计、开发、建造、运营各自为战,而是联合了展会平台、高端地产商、设计力量、家居品牌等,共同探索未来人居的生活方式。
另外,特展首次将高端住宅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复合视角下来审视,更体现了一种近乎“文献展”的深度,这个是更为震撼的。
▲栖居之界-格物展区
Designwir设计腕儿作为深度报道媒体,联合主办方:中国建博会(广州)、万华投资集团,以及展览策划方:A8设计中心、万华集团室内设计中心,以鲜明的视觉语言和真诚的文化思考,共同构筑起这场关于栖居的宏大而细腻的集体叙事。
▲活动现场
当聚焦于设计师自身,这群空间灵魂的塑造者,通过他们亲手打造并与之朝夕共处的家居器物,窥见设计智慧的溯源,触摸设计师生活方式的真实肌理,便是本次策展的构思。
应以强烈的触觉感知设计:
空间不仅要被「看见」
更要被「感受」
质感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原木、磨光的石材、柔软的织物——这些材料能让居者脚踏实地,承载着大地的记忆,连接到某种古老而可触的存在。这些是会真实老化的材料,赋予日常生活情感的共鸣。
人体也是设计的出发点。不断思考身体如何移动、停顿、聚集、退隐。一个理想的空间应当允许“流动”——不仅是建筑意义上的流动,更是我们在其中生活和呼吸的方式。对设计师而言,形式从来不仅是视觉上的,它是一种空间编舞,是体量、轮廓与空隙之间无声的语言。
展陈方式令人出乎意料
内容多元跨界且拉开了时间长度
中国原创设计在经历的过程其实是“在地性”的体验,那也是这一代设计师的成长,近20年时间也是中国每一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设计,还有地产、工业、科技,我们都是时代的鉴证者。
而这样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变革,从一开始对西方现代设计的理解与学习,到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实践想法,再到今天需要体现出一种思想,应会进入到全新阶段,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作品露营系列,在恩施土家族铁艺的研究,其作为千年之久的古老手工艺,目前几乎已经被时代淘汰,但重新把这种老手艺充实丰润起来,然后试图用另外一个层面去认识并研究它,并且想办法把这种老手艺融入当代生活,以粗粝而坚韧的质感诉说岁月与手工的温度。
这次展览是一场“无界之界”,没有商业烙印、没有繁复类别,更多的是融合,是可能性。不同的设计师聚集在一起,相互碰撞思潮、激发灵感,再从创作思路中发展成一个新作品,这是一种良性又新鲜的成长视野。
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多是由设计来推动的,一件器物、一个材料、一个空间形态,其实都影响着我们的内在情绪、相处模式以及生活所向,这也是达成理想生活最便捷的方式。
现场有一种独特的叙事,在更广阔的载体上流淌,赋予空间以个性与记忆,诚然,万物在设计师手中都是表述的媒介。这也是在探索和感知万物的关系,其实物件与物件之间也存在一种节奏,可以延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
能够把所有人的设计故事汇拢在一起,产生更多温度、更多情感,是何其美妙。因为设计除了物理空间或物件,更需要的是挖掘背后隐藏的对使用者的爱与关怀。
很赞同本次策展的精神要义,“创造力孕育于克制的毅力,节约的技巧,低调的明智,希望的实现,并时刻考验创造者,接受的才能,包容的善意,转变的预见,妥协的超越。
正如格物致知的智慧:在面对一件事物时,要弄明白每一件具体事物的道理,如此天长日久地积累,对具体事物的知识与道理了解得越来越多,最终就可以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
这一切也是指引设计师通过作品表达了其生活方式,表达美感,慢慢来衍生出人们对幸福感的认知,甚至对审美的提高,那就是最理想的事。
专注家具设计20余年,始终专注于中国的传统精妙手工艺技术,相信设计师与木匠的结合,为生活空间创造出收藏品等级的原木艺术家具。TREASURE大胆融合了欧洲古典家具精髓及中国家具经典元素,将抽像艺术融入家具产品,创意美学呈现于生活中,让人尽情享受美妙居家。
本次展出的「尊爵椅」以东方韵律融合西方古典之柔美,运用极致简约的设计手法,摒弃一切繁复的琐碎的累赘,回归最简约的美。高雅,舒适,像母亲的呵护,又似情人温暖的拥抱。独特座垫设计能自然调节到最适姿势,慵懒轻靠椅背,闲时小憩身心放松,尊享唯美时光。
在当代社会加速异化的语境下,设计师要做的,是通过空间叙事将天人合一的自然栖居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这要求我们既要有杜威"艺术即经验"的实践智慧,又要保持包豪斯"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性自觉。当一件家具能诉说家族故事,一个转角能引发诗意联想时,设计就完成了从实用器物到精神载体的升华。
这仿佛是一股清流,兼具了学术内容研究,将当下这么多奇妙创造,通过分析、研究、梳理,给到观众一个清晰的脉络。这应该是文献的意义,被记录,然后沉淀下来,帮助人们建立某种思维的结构。
大家通过这些展陈,得以去认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时间线,让个体内心的理解也呈现出一个丰富的面貌。
中国家居离不开东方美学传统,也要立足于现下,所以希望通过家居作品去汲古论今,重构被西方所打散的宝贵的精神内核。
在这样一个迅即的时代,可能只顾奔跑不顾思考,在当下社会背景以及行业背景之下,其实应更清晰地去回看过往和沉浸当下,所以这个展,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仿佛突然按到了一个慢放键,大家在凝望这些瞬间。
设计影响生活,事实上也是设计遵循人们生活的诉求。然而在足够丰盈的当下,设计师应解决的更多是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在现场看得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元素,这是更多元更良性的表达。
自身的作品,也在深入材质肌理,在色彩与质感之间寻找表达的原始能量。同时看到“栖息地”系列,则无不以其鲜明的视觉语言和真诚的文化思考,共同构筑起这场关于“栖居”的宏大而细腻的集体叙事。
这个展它既有学术的内容,也有院校师者参与,更多的是汇聚了知名设计同仁,产品设计师与空间设计师共创,这份多维与升维,是其最大亮点。
正如策展词中所说的:“创造它不会是铺张的,不会是财大气粗的,不会是自命不凡的,不会是盛气凌人的,也不会是梦里蝴蝶的。”
以主题性研究展开每个项目,历史、社会和文化构成设计基础。这是经典与当代、艺术与设计、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创新。
本次展出的作品巧妙融合艺术与设计。要为每件作品赋予深厚文化历史背景。模糊艺术与设计的界限,引入当代代表性作品,促成定制化装饰与独特创作。为了打造完整性极高的叙事空间,尊重历史并展望未来,所有项目都应植根于艺术与设计的多元交汇。
整个展览的形式空间连贯流动,清晰分明,一个个格子,就像这次的众多设计师组合在一起的状态,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但是大家整体融合起来的力量,就是一个当代中国设计的样貌。
有一个词是“极古极新”,就是既要有高古的调性,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又是一个非常创新的对当代的触达。
当大多数展览都是单一主题,这种大跨度、全链条、引发思考的展览,便跳脱而出,更况且它带着一个很强的主张。
当代人居生活对于高品质、高质量的追求,已不仅仅是物品本身,它开始从观念以及道义层面,对生活方式作一种引领,这也是对审美的一种全新界定,给大家带来新奇的理解和看待问题的办法。
罗马尼亚指挥家切利⽐达克曾经讲过:“所有的艺术都有⼀个⽬标,这个⽬标就是⾃由。”所有发现美的⼈终将意识到,在美之后是“真”,真诚、真实,⽆法⽤理性来定义它,但可以感受它。
内心的设计希望传达的就是真实感受。让家具呈现出冰河时期被冰川刮过的岩⽯,呈现出极地冰盖断裂后的截⾯,呈现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悬崖断臂。当这种感受与丰富的⾊彩产⽣碰撞时,每个⼈都会产⽣属于⾃⼰对艺术,对空间的理解。这也是产品表达出的⽣活态度。
作为一个设计师,始终在打磨产品、雕琢室内,观望这次展览,它就是一个以打破边界的形式去探新的出口。
如今做家居,更多的是通过家具的表述,去传递一种全新的人居生活方式。而整个展览,强调的并不只是一个单一化事件,它从建筑师视角、室内设计师视角、用户视角、品牌方视角……来多维度叙事,这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思考至关重要。
这无疑是一场综合运用的展览,融汇贯通又弥合文化。另外这次参展的“浓墨系列”也如同一次交流,晕染荡漾开来。
创作首先不要顾及对和错,就让时间来检验,更不要辜负当下的生活方式。另外就是永远不要放弃对新材料的探索,要对没有发掘的东西,报以最大的好奇心,不断破界,重组,新生。
设计师的创造,本质是对文化根脉的基因解码与当代转译,其意义深植于解码那份源自土地的归属图谱与身份坐标,并指引我们在现代图景中重构精神家园。设计因而超越形制的经营,演化成一场贯通建筑、居所、艺境的全息生活建构,其根本驱动力,是响应时代灵魂深处的共振呼唤。
这些年致力于跨文化通用美学语境的探索,以回应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这并非简单的风格移植,而是通过场景化的空间叙事,以现代设计语言转译东方哲学的精髓,重构传统的气韵生机。唯有将“中国基因”、“当代精神”、“设计创新”三者并置思考,方能在创新中延续文脉,使沉睡的文化基因于国际化语境中焕发新生。
与此同时,它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业生态,并使其转化得更加专业,以此建立起来一种共识,甚至是凝聚起来某个方向,引领行业的前端发展。
设计师要善于从日常和传统中汲取养料,将不经意的特点再提炼,结合当下的生活方式,思考其功能性和易用性,寻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代设计。在设计中实践克制而有力、低调而优雅的表达。
人文东方
2013年创建喜舍生活空间,长期致力东方文人墨客生活精粹保护、创办喜舍优雅慢生活方式平台。拥有多年空间、陈设、品牌视觉设计经验,2013年创办自己个人独立茶器品牌「喜研」,从事材料再造的独立茶器设计品研发,并结合当代主义设计语言与传统中式美学首倡“人文东方”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自身的设计语言当中。
《柱韵》系列作品将古希腊柱式的严谨比例与东方水墨的含蓄意境相融合。斑驳的肌理间,断裂的柱身与剥落的纹饰既承载岁月痕迹,又透露出匠心独运——爱奥尼克的涡卷、科林斯的叶纹与多利克的凹槽在螺旋形态中纠缠碰撞,金属冷峻与动态张力并存。残缺表象下,西方建筑秩序与东方随性表达达成和谐,诠释着文明从冲突到共生的永恒命题。
木里木外以“只为美好关系”为生活理念,从高端家庭的品质生活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艺术与智能科技,阐释中华民族的菁英生活哲学,构建拥有美好关系、高级质感与健康幸福的高定生活方式。
▲设计师谷腾
品牌与著名设计师谷腾联名共创了艺术中岛作品。通过更多个性化、艺术化的精神表达让居者感受个人的生活价值与自我发现。作为产品艺术化的开创之作,木里木外希望通过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享受来打开个人色彩的生活方式,深入思考中国高端人群的审美和生活需要。
上 | 大天地系列黑胡桃木摇椅
下 | 大天地系列黑胡桃木茶酒柜、碳纤维条案
SHANG XIA上下自2010诞生之日起,始终以创新的设计和卓越的产品传承东方经典工艺,探索当代中国雅致家居与生活方式。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拥有竹丝扣瓷、薄胎瓷、竹丝镶嵌、大漆、手工木作、羊绒毡、蛋壳漆、碳纤维等核心工艺。产品包含家居、家具、茶、成衣和配饰等品类。
TAN CARPET & HOME是一个有关高尚生活方式的奢侈品品牌公司,设计和生产全球最为精美的地毯。品牌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专注于现代地毯的艺术设计及织造工艺的完美融合并致力于传统手工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最新发布的艺术家黄锐联名系列,将抽象绘画的流动笔触转化为经纬交织的tactile语言,为家居空间注入当代艺术的呼吸感。展览现场,色彩浓烈的几何构图与细腻的羊毛触感形成奇妙反差,吸引无数艺术爱好者驻足——而这场跨界对话的余韵,早已掀起一阵「织毯美学」风潮。
原研哉的地毯用象形文字描述了一场乒乓球比赛,“收到浅叶克己的邀约后,立刻想到了乒乓球和北京奥运,并尝试用图形的方式来表达乒乓的快乐,它可以团聚来自不同国家的设计师们。”原研哉说到。
101+是以设计美学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品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和长期价值。101+旗下产品包含了现代设计家具、海外中古家具、潮流设计单品、时尚家居产品与艺术藏品;业务涵盖零售批发与代采、寄售置换与收购、空间设计及策划展览等专业服务。
101+不断拓展家具、家居、时尚与艺术的多元概念边界,积极探索生活方式背后的设计美学,让设计之美融入当代生活,为生活创造更多可能,实现Living and More的美好生活愿景。
创始人谢柯作为新自然主义设计代表,作品植根亚洲文化及西南风土,以“设计即生活”为核心理念,在酒店、商业空间与私宅设计中展现简约克制的美学。其创作善用天然材料,融合在地文化,通过质朴的当代语言传递诗意温度,并在跨界实践中探索空间叙事的多元可能。
▲产品细节|得益于数百年的经验传承,de Gournay帝家丽的艺术家深谙手绘工艺的技巧、流程和工具,能够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制,这也恰恰是 de Gournay帝家丽无与伦比的优势所在。
其全新手绘壁纸设计之一「Pietra Dura」灵感源自16至17世纪佛罗伦萨宫廷风靡一时的精美大理石拼花艺术,以精湛手绘再现珍贵石材镶嵌的绮丽风华。墨黑真丝底料如夜幕低垂,寂静深邃,不规则矩形画框间,彩羽轻振、花枝摇曳,静谧中生意盎然。壁纸被装裱为屏风,致敬中国明代以来的百宝嵌屏风传统工艺。
▲展厅|德国JAB成立于1946年,经过79年的发展,JAB已成为独立设计和开发的面料及家具公司,产品系列包括面料、墙纸、家具、地毯、地板,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八十几个国家,成为在国际室内设计最大的面料供应商之一。
源自古典亚洲艺术,以“鸟儿栖繁花”为核心意象的面料设计,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华美画卷。大幅面设计里,鸟儿依偎在郁郁葱葱的繁花之间,似在诉说千年故事。制作工艺堪称匠心独运!棉涤纶纱线以密集针脚,赋予布景凹凸有致的立体感。
摩根全屋智能,联合全球大师设计。长期以来,每年不间断地为摩根来设计好产品。在过去的五年中,摩根出品了很多智能面板和遥控器,在未来的10年,更会邀请全球大师设计更多的台灯、落地灯,以此来成就别墅大宅之选的初心。
品牌也非常鼓励让摩根的全球经销商来持续销售优秀建筑师、雕塑家、设计师设计所创作的产品。一个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大家来共同推动的,以成就一个满怀匠心的卓越品牌。
大师联名灯具系列前后与吴滨、梁建国、琚宾、陈大瑞、孟也、曾建龙等联手;而大师联名面板系列则与扎哈·哈迪德、梁志天、菲利普·斯达克、雅布、卢志荣、如恩等合作。
民族文化,还有地域内盛行的生活方式,可以被接受,这本身就是证明着国内的家居型设计,在往多元型的或者包容型的甚至开放型的方式发展,而且“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这结论在这里又一次被验证了。
没有任何一种单一文化是独立延伸及独立存在的,所有的文化都是交融发生,所以如果是作为一种文献的记载,或者是一种文献形式的输出,它有承载物,它有品牌化的叙述方式,我觉得这个是它真正的要意。
“回到二十世纪”是由收藏家、策展人曹峰创立的艺术空间。自2015年以来,它从一家古董家具店逐渐转型为专注于20世纪现代设计经典、中古家具、当代先锋艺术与东方美学的综合性平台。画廊以独到的选品与空间叙事著称,致力于探索设计、艺术与生活美学的深度联系,传递跨越时空的审美价值。
"回到二十世纪"同时也是一个艺术论坛与跨学科合作平台,旨在推动西方与东方、当代与历史、建筑、设计与艺术等领域的对话。作为国内首批聚焦中古设计策展的机构之一,在策展实践中重新诠释功能主义与东方美学的融合,被公认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推动者之一。未来,它将继续见证当代艺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并在设计爱好者、收藏家与研究学者中深化专业影响力。
创造的力量不是张扬创造者,不是外扬自我,不是表扬名声,不是声张财富,也不是宣扬品牌。它需抵抗“原样照搬的风格、不断更迭的潮流、莫名其妙的规范、一文不值的虚荣”,其伟大在于“融汇了传统的精髓,当今的精神,共识的亲切,共享的观念”。
The Essence of Origin
臻物:对物的内关与探索
本源之材 展品:天然石材
回归物质的起点,
探寻“本源之材”的纯粹与力量。
物各有性,顺应其性,方得其真。正如some stone所呈现的每一块天然石材,未经雕琢却自有丘壑的自然力量。
这些由主理人亲历臻选的石材,静默地诉说着时间的厚重与地壳的深远记忆。从阿尔卑斯的雪域到巴西雨林的深处,以最原始的姿态,展现着自然时间的褶皱。
高端住宅于此,不再仅仅是空间的堆砌,而是对大地肌理的触摸,对永恒价值的向往。每一道纹理都是自然的笔触,每一次触摸都连接着远古的呼吸,诠释着“返璞归真”的奢华,构建起人与自然最本真的联结,让栖居空间沉淀静谧而深邃的生命力量。
The Art of Transformation
游艺:探索好奇心
艺术之材展品:陶瓷材料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材料经由人之巧思与匠心,便从自然之物升华为艺术之魂。聚焦于陶瓷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媒介,如何在人的智慧中,变化万千。展览现场荣幸邀请在景德镇潜心实验十载的「luoslab」展示“泥浆游戏”系列,将泥浆的偶然与可塑性发挥到极致,这些看似随性的工艺试片,在单元化、模块化的构想下,为设计语言注入了无限可能。
烧一份色彩,系列,则是一场对窑火与釉料的极致探索,它摆脱了冰冷数字色号的束缚,以最纯粹、最富情感的色彩回应着观者的内心。陶瓷作品以其独特的肌理光影与惊喜,为高端住宅空间赋予了个性化的艺术表达与生命的律动,让日常居所成为一场永不洛暴的申美游艺。
Tvhe Conscientious
远见:万物发展的底层逻辑
未来之材 展品:可持续材料
天地与己并生
万物与我们共面未来
材料的选择承载着人们对地球的责任与对后世的远见。“未来之材”携手深具前瞻视野的「材料乘以设计」,共同探索可持续材料在高端住宅领域的创新实践。
秉持“让材料可持续”的使命,「材料乘以设计」以整合与迭代的角色,用更智慧的方式转化地球资源,力求减缓气候变化。这些展品将共同指向一个更负责任、更具人文关怀的未来。在高端住宅语境下,可持续不再是妥协,而是美学、健康与可持续的融合。
中国建博会(广州)
将这些承载着
智慧、温度与使命的设计一一呈现
其创造的不仅是历史
更是对未来的畅想
这场展览在证明:
中国设计最锋利的刀刃
永远藏在思想的褶皱处
DESIGNWIRE
—设计腕儿独家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