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宇作品展:穿越壁垒

设计: | 项目地点: | 类别:腕儿线索 | 2024-04-18 7801 87

海报.jpg


展览主题:穿越壁垒——吴昊宇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4月9日——2024年4月22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策展人:马赛

学术主持:白明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2024年4月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穿越壁垒——吴昊宇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1、2、3号展厅举行。


展览现场.jpg


此次展览是吴昊宇多年来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次完整展示,一共分为三个板块。


在陶瓷艺术作品创作板块中,他的“新石器系列”陶艺作品以自然界的石为元素,将自然形态与艺术再造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在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对话中,完成了陶瓷艺术语言在设计上转化,在当代与传统、艺术与实用之间寻找平衡,试图穿越思维、材料、工艺的壁垒。


吴昊宇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左)介绍作品


在教学板块中,吴昊宇将当代设计理念、东方造物美学与当代手工艺巧妙地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塑造了独特的当代美学语境。他提出的教学理念,如“动念造器”“以用引形”,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日常生活的融合,其核心是为“用”而“设计”。2019年创立“见器如常”手作陶瓷器物品牌,他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更具实证性,完善从教学走向品牌实践的链条。


在科研成果板块中,他长期不间断地对天然山泥深入研究,他的课题《茶⼟制器》获得的国家艺术基⾦项⽬,利⽤⼴西六堡镇茶⼭天然⼭泥研造茶器,项目结题后历时6年后推出其“六堡茶器”。“六堡茶器”是对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符号、文化故事一次有意义的研究与挖掘。是中国茶文化的茶具制作、饮用方式的一次全新的探索,该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尚属首例。


此外,他提出:“家庭中不一定都拥有一个茶空间,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茶柜。”本次展带来了吴昊宇最新设计的茶柜,这是他对陶瓷手作器物设计与当代生活美学的整体思考与拓展实践。


陶艺创作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陶艺创作,探索陶艺本体语言与多样性的表达,艺术、设计、陶艺之间存在的模糊界线使陶艺创作有更多的可能性。打破从前固有的意识认知,重新构建陶艺创作背后的逻辑思维,从旧的视觉经验解脱出来,往往会带来全新的视觉感知。

 

《新石器》系列

作品根据石的形态进行再创作,探索回归东方文化在陶瓷语言转换上的新语境,瓷的“器”与石的“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新生文化与固守、当代与传统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共生!

人类因为记忆使生命有了厚度,叠加厚度使生命有了重量;因为远古所以我们在探求,不断探求是 在叩问生命的意义;路边的石,不知哪一粒女娲用作补天;脚下的石,也许有一粒精卫用作填海;如今邂逅的石,曾与我们的祖先照面,历经水深火热与沧海桑田;面对亘古,我们无言,只能相随如影··· ···


展览现场《新石器》系列.jpg

展览现场 《新石器》系列2.jpg


《邂逅》系列

作品深刻体现了潜意识创作方法与陶瓷本体语言的结合,探索内心世界与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直觉性引导下的形态创造,捕捉了艺术家与材料之间非言语的对话,表达了超越语言的情感和认知。这是对陶瓷材料和工艺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和自我寻找的过程,呈现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情感,以及对被这个时代遗忘的“风景”——简单、真挚的向往和追求,引领观者探寻被现代生活忽略的真实与美好。


展览现场《邂逅》系列.jpg


从教学到手作器物实践

在手作器物的教学中,我提出“动念造器”“以用引形”的造物方法,其核心是为“用”而“设计”,反映了当代设计中“形随功能”的原则,也体现了对简约、自然和谐的追求。为了使教学更具实证性,完善从教学走向品牌实践的链条,于2019年春在“设计上海”推出“见器如常”手作器物品牌,这是我在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将当代设计理念、东方造物美学与当代手工艺融合,共同塑造了陶瓷手作器物独特的当代独立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展现这三者之间的深刻联系,并通过创造性地实践,将其转化为具有强烈辨识度的日常器物。这是对当代生活方式、东方文化精神以及手工艺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表达,也是对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考量与构建。


展览现场 从教学到手作器物实践”.jpg


从“山泥研造”到“茶土制器”

2014年我成立Haoyu Studio,秉承“山泥研造”的理念,在大自然中寻找天然山泥为制器原料,整个过程保持传统的提炼方式与手工制作。2015年《茶⼟制器》获得的国家艺术基⾦项⽬支持,利⽤⼴西六堡镇茶⼭天然⼭泥研造茶器,历时6年后推出“六堡茶器”。通过对六堡茶茶山天然山泥采集、试验、制器、烧成,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利用六堡茶山的天然山泥制作饮用六堡茶的茶器,以此获得与冲泡六堡茶更为契合的茶器,获得更加独具特色的口感与体感,这是中国茶文化的茶具制作、饮用方式的一次全新的探索,该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尚属首例。

2023年3月,本人设计并策展的《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及六堡茶器文化展示》,在广州文化馆新馆举办的《茶和天下兴——影响世界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系列展示活动展出。


展览现场 从“山泥研造”到“茶土制器” .jpg


陶艺创作语言的转换

在艺术衍生品的创作中,用自然形态与艺术再造理念融为一体,呈现出独特的现代审美。将陶瓷艺术与实用主义结合,让作品充满了实用价值与艺术美感,展现了传统陶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交融。

《飞行》作品是《新石器》的艺术再造,以茶几为创作载体,作品素材来自北京北郊采集的石头3D数据,“UFO”为设计元素,与天然石构成独特的形式美感,通过设计与12多次的小稿打印调整,成品采用青铜与铝铸造工艺制作。这是固守与新生、传统与当代的契合,同时也是现代文人对于当下个性审美的探寻与写照,探索未知、走向未来。该作品获2022年“陈设中国·晶麒麟奖”陈设艺术品唯一金奖。


《破立 / 寻迹》系列

艺术装置探索了陶瓷与空间的关系,将陶瓷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这是对陶瓷艺术边界的拓展,也是对空间美学概念的独到理解与重新定义。

手作制陶最初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原始的使用器,用于日常的生活中。作者在大自然中寻找天然原生山泥为制器原料,作品在保持传统东方的“叙事” 方式的同时,运用古老的泥条盘筑法手捏器物,将作者当下对艺术与设计的思考固化在作品中。保留了手作的痕迹,使每一件作品成为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作品。器物薄而轻巧,色彩黑而凝重泛着暗金,在视觉上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差,让人更多地思考器物本身在空间中的精神与力量,呈现出浑圆与更实、饱满与温暖。


展览现场01《破·立》装置 花艺:赵军.jpg

展览现场03 《破·立》装置 .jpg





设计腕儿公众号.png

设计腕儿官方微信

010-88600030

 

设计腕儿×地产商

www.designwire.com.cn \ 关于设计腕儿 About u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智囊团 Brainpower  \ 设计腕儿×地产商 Designwire×Land Baron \

京ICP备15003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