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拉·格莱扎中国大陆首展「空间撕裂」将延长展期
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安格拉·格莱扎中国大陆首展「空间撕裂」
将延长展期至2022年10月16日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今夏亮相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的德国艺术家安格拉·格莱扎(Angela Glajcar)中国大陆首展「空间撕裂」(Torn Space)自开展以来反响热烈,为回应高涨的观展需求,将延长展期至2022年10月16日。展览呈现了艺术家标志性的以纸张为媒介的雕塑,包括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大型悬浮作品,以及四个系列的新作。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曾于2020年举办格莱扎的亚洲首展「纸的颠覆与构筑」(Terforation)。
安格拉·格莱扎曾接受知名英国雕塑家Tim Scott的指导,早期以钢铁、木材等材料进行创作,近年来则专注于使用纸张作为雕塑的独有材料。格莱扎称自己为“空间的书写者”,她用双手撕裂纸张构建形态,赋予这种典型的二维媒介一种全新的三维面貌,构筑出多重空间与光影变化。雕塑使用单色纸,突出纸张本身的质量、色泽、纯粹性,同时又跳脱出纸张细腻柔软的传统认知。格莱扎利用特殊纸,打造出笔直锐利的边缘、几何块面及延伸性空间,让造型富有节奏与变化,产生戏剧性的观看效果。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格莱扎纸质雕塑的展出空间不仅限于美术馆等常规艺术场所,也被呈现在教堂与纪念馆等具有特殊意义的公共空间中,改变观者对这些的空间的观看方式,虽是非宗教性的雕塑,却能引发奇妙的视觉体验和全新的视角。同时,纸张作为材料,会反映环境中的光线与色彩,并因温度湿度产生卷曲,拥有一种暂时性的变化,与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本次展览中,格莱扎特别为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七米的挑高空间,创作了数件3米至4米的大型悬浮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出自四个系列的新作:“盒系列”(Conballare)、“山火系列”(Montcanus)、“孔洞系列”(Terforation)、“撕裂的肖像系列”(Torn Portrait)。
“盒系列”(Conballare)出自意大利语,使用温州皮纸。温州皮纸史称蠲纸,唐代起即已列为贡品,采用桑树皮为原料,纸质韧性较大,且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由于纸纹特殊能够打造出独特的肌理效果,拥有一种古朴、残破的神秘感,纸张可做到薄如蝉翼而不破。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山火系列”(Montcanus)为法语“山峦”(Montage)与拉丁语“火山”(Vulcanus)的结合,作品如同火山喷发的瞬间,将本因重力下坠的纸张,逆向创造出一种向上的延伸感。“孔洞系列”(Terforation)一字源自拉丁文“土地”(Terra)和“孔”(Foramen)的组合,透过纸张的裂孔表现光影与空间。层层堆叠的纸形成大理石般的厚重感,光线穿过并折射在撕裂的边缘,在孔洞中产生了戏剧性的光影效果,创造动人的韵律感。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撕裂的肖像系列”(Torn Portrait)是格莱扎2022年创作的全新系列,艺术家将“孔洞系列”的摄影图像数码打印,进行二次撕裂并拼贴纸张,呈现出不同纸质媒介的组合。
德国艺术史学家、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馆长Andreas Beitin指出,格莱扎的作品具有深层的思辨,她对于人类存在的课题提出相反的两个面向:动态与静态、美丽与毁坏、光亮与沉重、律动与安静。因为纸的本质,脆弱却坚韧,谁能想到平时所翻阅的书本及纸张,可以悬挂在高空、自由地飘浮。撕裂产生的漩涡状空缺,像是几何形状的隧道,毫无止尽地延伸,彷佛冰川或岩层上锯齿状的山脊与深邃的洞穴。安格拉·格莱扎的作品关乎我们所生活的空间、环境,并展现“纸”在光线、动态、时间、声音中的多种面貌,如此坚韧又如此自由奔放。透过纸的颠覆构筑,作品在此成全超乎现实所有的想象。
安格拉·格莱扎(Angela Glajcar)中国大陆首展
「空间撕裂」(Torn Space)
展期:2022年7月16日- 10月16日
地点: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上海黄浦区四川中路133号)
关于艺术家
安格拉·格莱扎(Angela Glajcar) (德,b.1970),于纽伦堡美术学院取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居住创作于德国。Glajcar 以纸为创作媒材,颠覆传统、并透过纸作品本身的质量色系、重新构筑光影变化及空间场域氛围。其作品在许多知名大型公共艺术展出,包括科隆圣彼得大教堂、法兰克福市文化部、杰克逊维尔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因茨古腾堡博物馆等大型场域,展现媒材极大的适应性、及改变空间氛围的能力。作品永久收藏于美国杰克逊维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威斯巴登博物馆、德国美因茨艺术与科学中心和奥地利的汉滕施密特家族等。
关于Bluerider ART
艺术,是心灵的最后一块净土
Art, the ultimate tranquility within.
延续‘前卫艺术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发起的Der Blaue Reiter (The Blue Rider, 蓝骑士) 艺术团体命名,Bluerider ART 由王薇薇女士(Elsa Wang)于2013年独资创立 。结合其长年科技业经营管理背景,延揽热爱艺术专才组成专业团队,除于台湾台北市设有位于市中心精华地段的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馆、Bluerider ART台北·仁爱 二层楼展馆、X by Bluerider当代艺术商品自有品牌。自2021年5月起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馆正式入驻百年建筑二层楼展厅。并按计划扩充Bluerider ART伦敦空间,迈向 ‘东西方艺术交流平台’目标。持续透过优质策展、学术研讨、美学讲座、艺博会、国际交流、多元活动……等,提供‘专业收藏服务’。Blue: 心灵,Rider: 骑士,我们相信,艺术是丰富心灵、反映当下时代最真实的声音! “捍卫心灵的骑士”是Bluerider ART自始坚持不变的信念。
设计腕儿官方微信
010-886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