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壮游”杭州站 | 荟聚智慧之光 思辩设计未来
”安德马丁·发现中国好设计“
是由中外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年度大奖得主及入选设计师联合艺术家、媒体和国际品牌推动,以国际视角发现中国当代优秀室内设计师,推动中国设计国际化发展的长期设计助推计划。全年的发现之旅中,在8个城市开展设计壮游Design Grand Tour
2021年8月31日,安德马丁「发现中国好设计·设计壮游」第七站来到了杭州。本次现场由组委会推选出来的6位城市菁英讲者胡之乐、叶益波、王晶、徐晶磊、吴振宝、陈飞波分享了观点并进行现场交流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自己的观点和设计体验,智慧和思想的碰撞,现场精彩不断。
“好的设计要有好的观点支撑,中国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然而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中国的人居恰恰是千百个设计师用工作和智慧来改变的。借此安德马丁联合6家著名品牌企业共同打造「发现中国好设计·设计壮游」,助推设计新生力量,发现优秀的设计者,通过不同观点讲者的智慧和分享,能够带给各位设计师不断地思考和观点革命。”安德马丁「发现中国好设计」发起人卢从周为我们分享了活动缘起和宗旨。
设计壮游 / 菁英讲者
DISCOVERY OF GOOD DESIGN
胡之乐
WJ STUDIO万境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
胡之乐认为,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设计无关形式,如何去观察,如何去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商业设计有关于结果,设计还有更多的一层意义是探索。一次次地被质疑,一次次地被剖析,一次次地回忆,一次次地感怀,设计不断被推翻,也在重新建立。
同时他认为,设计跟文化有关,思考方式与所拥有的文化与状态有关。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于,西方文化在建筑、设计、艺术之间没有壁垒,而中国文化的哲学观念停留在美或者自然上面,很难用形式去模拟。艺术美不在于形态,而是背后无限的思想和精神。
设计无关形式,形式背后的深层意义才是最重要的。设计应该是能够直击心灵深处的感受。他分享了一个私宅,把原始的运货通道实现为一个舒适的居所,能够跟阳光接触,有空气的流通,让空间有了可居住性。
EXCHANGE OF VIEWS///
孙天文
上海黑泡泡设计 创始人/总设计师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语言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表明,语言不是用来表达或者描述的,语言是用来产生影响的。室内设计的目的,不应该停留在观赏和使用,而是上升到影响层面。
龎喜
PXD·厐喜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我最近很喜欢一个词——自省,审视自己以往的过程,重新去找到自己的一些好或者不好的点,重新去梳理出来。之乐属于这一类型。
张玮
AliTLE品牌 创始人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杭州的设计师有了更高维度的思考,把设计上升到了一种思维方式。胡老师的思维方式具体是什么样的?
讲者胡之乐答:每个人的观念不同,视觉角度不同,设计就会不同。观察是很重要的,你的眼睛才是观点,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才是你真正想传达给对方的东西。
詹远
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形式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最后呈现的形式不是这样子,可能呈现的方式会不一样,所以我特别想听您对这些形式的思考。
讲者胡之乐答:设计在控制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设计细节在这里,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习气,知识堆积过程中有他自己的设计手法,也叫做设计的语言。这些设计语言会上升到什么程度,是由设计思维决定的。
叶益波
木维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设计如茶》
叶益波认为,设计跟茶一样,是包容万象的,比如杭州有龙井,福建有盐茶,云南有普洱……茶分白茶、红茶、黑茶,还有各种茶叶延伸系列。设计师是多元化的,很多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不一样的状态。
茶是越存越香的,他对于空间的追求也是一样的,追寻可持续的永恒感。把自然的山水加入空间,以山附形,以水灵动,物与象,情于景,虚与实,当代与传统互相结合碰撞。
他认为空间内部是虚幻朦胧的关系,器物跟人之间的关系,器物跟景之间的关系,人跟景之间的关系,互相朦胧虚幻,产生朦胧美感与和谐统一之感。
他把自然元素提取凝练,重新重叠,让空间和谐统一。空间里面,物与象、情与景之间互相依存,整个空间关系之间是持续的、温润的。设计如茶,如茶似水,做设计的时候也是静心以对。
EXCHANGE OF VIEWS///
张丰义
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
金白水清设计创始人
益波的作品跟他的性格很像,很清澈,很透明,很简单。在他的作品上面,就可以看到他这个人。
刘荣禄
超美学事业体·刘荣禄国际空间设计创始人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当代有时候是比较强烈的力量,跟内敛有一些冲突,如果有一天你接到的是酒吧,那怎么去展现?禅是自我消融后,展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跟茶是不是有一个共通的关系?
讲者叶益波答:做酒吧跟做茶空间是一样的,在酒吧里面也可以把自然元素融合进去,跟茶是不冲突的。空间是人使用的,随着主人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空间会不断成长贯通,这是我对禅概念的理解。
谢天
杭州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
中国美术学院国艺城市设计院院长
胡之乐的演讲,是一个“思”字,“人与自然之思”;叶益波的角度,是一个“融”字,人与“自然之融”。
杨钧
杨钧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我发现喝茶最大的好处是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去思考一些问题,对于没有想好的方案,可以进行一个深度的思考。空间不需要很大,能让我呆的住,这就足够了。
王晶
LANHOME创始人/艺术总监
《陈设即生活》
陈设这个词不应该只属于设计,应该更属于生活这个大学科。生活方式涵盖的面非常广,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等都是生活方式。
不同的生活方式放在每个人身上,就会形成每个人独特的气质。设计如人,设计师的审美、价值观、生活方式,会变成你的设计语言。
生活是流动的,也是自由的,陈设是在为生活做服务,服务的主体是人,而人又是最多变的,所以她建议做陈设一定要放轻松,陈设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她分享了《秋水山庄》内的陈设布置,用12间客房,体现了12位名人的气质,感受当时的思想风貌,以及他们所追求的人文精神。
EXCHANGE OF VIEWS///
陈林
陈林装饰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王晶把商品的软装变身为了艺术的设计。把软装设计做出自己的风格,成为中国室内设计自己品牌意识的软装设计师,我相信王晶老师一定会成为这样的有名的老师。
龎喜
PXD·厐喜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设计不光要美,更多要用,要让主人在这里能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所有都是很漂亮的,挪动一本书就会破坏气氛。
沈墨
时上建筑空间 设计总监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女性设计师往往比男性设计师要更细腻,要更爱美,她们所传播的美也会更多。在传播美与发现美的过程当中,女性设计师是占优势的。
徐晶磊
慢珊瑚设计 创始人
《感官象限》
从乡村生活中获得灵感,去除掉风格、品类等象限,徐晶磊将设计回归到空间的体验感。他更多向往自然的、生态的慢生活方式,尊崇“多一些感知体验,少一些思维美学“的设计理念。
不做镜头下的设计,而是真实的感官。去日本和台湾时,徐晶磊发现现场比照片更加有温度、尺度、舒适度,他深受启发。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都在进化,从追求形式到以自身感受为导向,产生了象限的变化,他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特征中,整个空间里面的核心是舒适度和尺度。
EXCHANGE OF VIEWS///
孙云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设计总监
Cornerstone服装品牌创办人
我对珊瑚特别有感情,我是业余的潜水爱好者,有时候到一些海岛会去潜水看珊瑚,珊瑚的确很特别。
这个部分涉及到一个人的价值观,直到设计,直到人生,直到活成什么样的人或者活成什么样的设计师。
沈墨
时上建筑空间 设计总监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我们在做村落或者是做建筑集群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室内,也可能是一个规划,有可能是从一条路,从一个村口开始的一种感受,一直到他的房间。除了慢以外,还想体现什么样的感官给客户?
讲者徐晶磊答:我们营造的是舒缓的空间氛围,就像回家一样。初见是他乡,归来是故里。
张丰义
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
金白水清设计创始人
可以继续悟通,寻找室外景观空间与室内空间的融合,也可以寻找科技、文化、艺术,跟环境自然的融合。
吴振宝
ANSWER安生设计创始人/创作总监
1637艺术陈设创始人/创作总监
《寻光》
吴振宝受到了“自然光的崇拜者“——建筑师Carlo Scarpa的启发,内心有一颗追光的种子。所有自然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改变,进入空间的落点,而这些落点也是最后陈列的依据。
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以使其展示的建筑,也可以说,光需要使其展示的盒子。
吴振宝展示光的盒子是自己的办公室。在捕捉光、展示光方面做了很多内容:二层空间中三面都有自然光可以进来;在每天最后的光线处摆置了艺术品;把整个建筑的外立面处理成一个画布,光线通过树影投射到外立面上,能够形成不断变化的画面,以光来作画。
EXCHANGE OF VIEWS///
谢天
杭州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
中国美术学院国艺城市设计院院长
用开窗方式寻找自然光给空间带来的人与自然的感觉,初心非常好。但是只要哪个房间有光,都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翁维
WEI唯DESIGN 主理人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 入选设计师
光是能量,光带来一切。把光引入,办公室所呈现的感觉和能量是比较坚定的,也比较硬朗的。如果私宅客户不需要这样被裁剪过的光,这个时候吴老师你该怎么处理?
讲者吴振宝答:从最初我们的老师、大师,看到了一个盒子,看到一个光,最后通过一个项目想实现一下我自己的想法,找到我内心的那道光。我作为职业设计师,也会将这样的一道光传达给所有的委托的客户。
陈飞波
陈飞波设计事务所 设计总监
触感空间家具品牌 创始人
《一米灵感》
从平面设计进入到空间设计以后,陈飞波开始研究材料。他认为空间里需要有最合适的家具和最合适的艺术品,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采购的,这也是变成他一直研究家具的重要原因。
所谓一米灵感,指的是陈飞波的大部分设计,跟他身边的朋友,跟他自己所观察的东西、关注的东西,有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细节,构成与他设计有关的局部细节。比如废弃的灯管可以被当作雕塑,堆积的面料可以设计成服装店的凳子,生活中的东西会变成空间里的艺术品,变成设计的局部。
EXCHANGE OF VIEWS///
池陈平
OTL本体建筑空间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不一定很贵的材料才能做出好的东西,陈飞波会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里面去找寻他的灵感,发现身边的美。
詹远
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能够使同样一件物品和不同事物组合在一起呈现新的魅力,这是一种美的表达方式。让不同事物发生连接,您的目的是什么?
讲者陈飞波答:我是在做一些尝试,去试着看把它做出来会怎么样,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追求美。
陈林
陈林装饰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
室内设计师必须要很关注生活身边的东西,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师应该要有一种研究型的态度,包括材料的研究,包括对室内设计有关的陈设的研究。
设计壮游 / 精彩花絮
DISCOVERY OF GOOD DESIGN
每个设计作品都是设计师留给城市的艺术,安德马丁「发现中国好设计」设计壮游通过为优秀设计师提供展示设计作品、分享设计思想的舞台,让中国室内设计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一个刻度,见证着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与优秀设计师的成长脚步,让更多中国设计标记为国际优秀设计。让我们共同期待安德马丁「发现中国好设计」设计壮游下一站—广州。
关于「发现中国好设计」
DISCOVERY OF GOOD DESIGN
“安德马丁发现中国好设计”,是由英国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大中华区官方机构安德马丁文化传播发起,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年度大奖得主及入选设计师联合推动,发现中国当代优秀室内设计师,以国际化的视角,精致利他的精神,帮助设计师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推动中国设计国际化发展的长期设计助推计划。
本次活动由安德马丁文化传播主办,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陈设委.晶麒麟奖、网易新闻态度设计大奖、设计上海提供战略支持,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Roberto Cavalli奢磁、罗浮宫进口馆、德国汉诺地板、瑞士吉博力、德国西曼帝克橱柜、德国当代提供战略合作,相关各方鼎力协作,共同促成了此次上海站设计壮游的圆满举办。
在全年的发现之旅中,安德马丁分别在深圳、成都、北京、福州、上海、沈阳、杭州、广州8城举办分享交流会“设计壮游Design Grand Tour”,每场活动邀请经发现大使、推荐委员推选出来的杰出设计师以TED形式分享观点和理念并进行现场交流讨论。推荐委员和发现大使从国际奖项的视角,从设计专业的维度,进行设计思维碰撞,借助安德马丁平台与众多合作媒体平台传播,为设计圈更为公众带来具有颠覆性启发意义的设计思潮。
设计腕儿官方微信
010-886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