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载体

设计: | 项目地点:北京 | 类别:腕儿对话 | 2016-04-19 7442 162

 “和一个优秀的企业合作,并试图通过自身的工作使他们更为出色,是一件有意义而又颇具挑战性的事情”RTKL副总裁刘晓光表示。

.jpg

  在多年主流设计项目和国际化设计机构的职业实践中,刘晓光先生始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通过设计作品进行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批判。他专注于公共建筑设计及公共空间议题,深信公共建筑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见证社会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一个设计者的精神世界。

联想一期东南角外立面.jpg

HYH_4654.jpg  DW: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您对设计的理念和认知有什么变化吗?在这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刘晓光:虽然建筑设计在多数情况下不是一个私人事务,但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每一次设计都是一次对自己再提问、再认识和再验证。一个相对陌生的题目更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角度。经验的积累可能帮助你更快进入问题的核心,但不可能取代,甚至也不能缩短思考的过程。

在联想总部这个项目之前,做过一些文化和公共建筑,出于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对于公共议题接触比较多也更关心一些。这次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公共立场,还是有些不同的收获。

  我自己有着矛盾的世界观,观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带有二元的特征。在设计中采用二元的框架理解、重构问题,搭建对立统一的结构作为解决问题的动态机制,而不寻求固定的结论。这可能接近中国思想里的阴阳。首先承认对立双方的存在,进而在两极之间建立某种具有张力的动态结构。在这个对立而互补的结构里,两个极端各自的特征得以保留,而不是被带到一个折中的灰色的地带。虽然在一个平和、良性的系统内,平衡是一个理想状态,但是紧张、对立、冲突和失衡更可能是现实中的常态。 

  从矛盾的角度,问题对象看起来可能是由无数对大小矛盾构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对于主要矛盾的认定也就决定了设计的方向。

  在联想这个项目里,公共空间和工作空间之间的关系被作为主要矛盾,而公共空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设计的切入点。这不仅仅由于这个项目的性质,以及因为场地限制而导致的一种设计策略,更代表着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场可能改写我们生活和工作模式的社会变革。  

  在设计实践里,我们通常把工作场所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建筑类型,这种方式虽然专业化,但可能失于故步自封,不利于在新旧更迭的转型时代更开放和主动地预见并引导趋势和变革。

  工作场所的核心仍然是工作,但工作的性质和形式已经悄然改变。变化集中体现在公共空间,或所谓第三空间中加速发生的工作与生活的跨界融合。我们常感慨企业是一个小社会。这个集体空间的结构类同于一个社区或微缩的城市,原理相通。在这里可以看到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传统意义在工作场所的延续和演绎。很幸运有机会介入到这个项目,对公共空间问题得到一些不同角度的认识。

  DW:能否谈谈您眼中的商业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平衡?

  刘晓光:按照一贯的矛盾思维逻辑,所有貌似对立的关系都存在在一个不同角度和层次上统一的可能和必然。在我们日常工作接触到的各种似是而非和莫衷一是的各种问题中,商业和文化是一对突出和基本的矛盾,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工作的一个主要的支点。二者的立场和出发点可能是对立的,但站在现实和真实生活的角度,二者不仅存在合作的可能,更有互补的需要。在这个和类似问题上,我对任何非此即彼的学术或政治正确立场和动机保持怀疑。

  城市空间的生命力可能是大家共同关注和认同的,文化与商业都是途径。商业性活动和城市空间的活力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往往甚至就是代名词。我们周围的文化生活确实越来越丰富,不过恐怕没有多少可以免除商业动机,这反过来证明了商业的不所不在。而在设计的技术层面,商业设计原理和空间模型具有普遍的、跨越特定建筑类型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对于一个园区环境里的企业总部项目,对于空间活力的设计关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对内,项目自身;一个对外,园区整体。也可以把这两种视为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尺度和所属不同,但整体利益和空间模式是一致的。建筑可以放大为一个园区,园区也可以缩小为一个建筑。都包含有一个公共空间系统。这个系统的活力是面向使用者的,为员工的需求而提供,同时也依靠他们的使用而维持。这个系统的空间组织逻辑是商业性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广场或步行街;所在位置可以是室内或室外;场所属性是公共的、多功能、城市化和开放的。它不仅对内部使用者开放,同时也向外部城市开放。前者各家都不遗余力,竞相打造吸引力和归属感;后者则普遍存在认识的差距和整体规划设计的欠缺。目前的现实基本仍然是只见园区,不见城市。如果园区不仅仅是一些企业建筑的竞争组合,而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企业的员工之间可以有更广泛的交流,有共同生活的体验,能够共享生活和工作资源。或许可以对比参照一下时下流行的共用办公理念,像是一个室内空间模式放大的城市版本。如同商业设计原理在不同建筑类型里的应用,很多设计原理在不同尺度上也是共通的。

  DW:您是如何体现公共空间的价值和内涵? 

  刘晓光: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和建筑具有同样的意义,是公共生活的场所,也是公共精神的载体。好的公共空间带有集体的历史记忆,具有跨越时代和功能的生存能力。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带动城市空间的有机发展,保持城市环境长久的生命力。许多经典的城市公共空间,历经时代和环境变迁,场所精神仍在,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从经典中可以找到一些未来的答案。

  我们在以往的设计中持续保持着对于公共空间的关注和信心,并在这里再次实践。公共空间在这个总部项目里占有比联想其以往办公场所大得多的比重。按照我们的定义,这个公共空间系统涵盖了所有标准办公单元之间和之外的空间,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它们的功能身份可能是多重和多变的,但都具有自主的形态、特定的氛围和明确的目的。换句话说,它们不是剩余的消极空间。

  这些空间具备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不会受到建筑功能调整改变的影响;具备支持融入公共空间的各种非传统办公形式的技术条件;同时作为预留和储备,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更具颠覆性的使用方式变化。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把商业公共空间改造为工作场所的案例。

  新技术及其导致的业务的发展转型使未来的工作场所充满不确定性。而貌似空白、没有特定功能的公共空间反而可能呈现最大的持久力和适应性,功能最不清晰的场所却有可能成为最可靠的空间。这似乎是个关于公共空间价值的悖论,也算是一种无用之用。

  DW:在您看来建筑和人的关系是什么?您想给内部工作人员带来怎样的体验?

  刘晓光:这个问题同样可以从矛盾的角度来看。人按照自己的期望的存在方式制造建筑,同时也被建筑所规定和影响。建筑是人的写照,虽然往往不尽人意。

  我相信敏感的艺术家可以比描绘的对象更了解本人。他看到的可能是本人自己不能或不愿自觉的事实,但未必是全部的事实。准确并不代表完整。建筑师同样需要了解他的设计对象,进行自己的判断和取舍,给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对于涉及到群体和公共利益的项目,建筑师需要具有公共立场。在博物馆之类的公共或公益性项目里问题可能相对简单,对象是笼统、抽象甚至是想象中的社会大众。但是在企业总部这种项目里情况就不太一样,不仅因为有具体的使用者,更因为这个使用者本身还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是企业,一方面是员工。虽然现代企业,尤其高科技和创意企业都意识到人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员工的感受和福祉,倾力培养企业对于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此同时,工作空间越来越娱乐化和生活化,工作者的个体意识也越发强烈。这确实可能导致一种更为积极和良性的关系。但是,必须坦率地意识到,在既有的生产关系之下,和企业和员工视为天然的同盟还为时过早。职场的形态可能不同,但企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即使最领导潮流的公司也会提醒设计师,这里仍然是工作场所,仍然关心效率和结果。但是,天平确实是在向个体倾斜。这对传统的大型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近在眼前的文化挑战。迎接挑战的方式取决于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自身定位。

  联想素有重视员工,以人为本的传统,但是作为机构型大型企业,必然有效率和效益的压力。即有进取争先的心态,也有稳健务实的;多元的团队更需要协调一致的行动力。通过矛盾的视角,我们逐步建立起对于这个企业的认识,并把这一系列矛盾转译成空间特征。

  问题和概念可能是抽象和复杂的,而普通使用者对于建筑空间的个人体验通常是直接和直观的,面向大众的建筑应该可供浅显的解读。设计的形式希望简明易懂,能够清晰地表达空间性质,建议和引导使用者的行为。我们借鉴了一个儿童游戏的形式,以及可能轻松的方式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一个关于矛盾的严肃内容。在这个建筑里同时存在着典型的工作环境和不那么常见的公共场景。规则与自由、紧张与活泼、集中与松散、个性与共性、专属与开放等两种不同的空间氛围,两种对立的秩序感交迭出现。在成熟内敛的外表之下中,隐含动感张扬的内在活力。

  目前建筑所能完成的只是一个基础框架,这个工作场所还要历经有机生长过程,需要更多由使用者参与和主导的、以自然和随机形式发生的细微场景的扩散和蔓延。 

  DW:您拥有多个国家工作的经验,那么,在跨国企业的办公环境中,您是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合进去的?

  刘晓光:成功的跨国企业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他们不仅能够把多元化资源整合在一起,而且又有足够的凝聚力,使不同背景和年龄的员工有共同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与此同时,通常又能保有个性鲜明的和企业文化。这是我们的企业需要学习的,也是我们的设计期望能够发挥的作用。

  就我们的观察和理解,联想鼓励创新,但不崇尚激进;渴望领先,但不追随时尚;谋求长久发展,而不排拒变革;有严密的体制,又有开放的心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团队,也有中国的文化基因。这些特点可能代表了相当一些在中国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企业。但是所有这些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这个企业一直在变化。面对市场转型,企业需要在守成与创新之间做出抉择或平衡,制定新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需求。面对一个动态目标,设计的定位和结果也始终处于进行时。这种动态过程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但是对于建筑设计则是相当大的挑战。最后完成的建筑是所有上述因素的集成体现。

  DW:作为联想项目的总负责,区别于其他项目,这个总部办公项目在设计语言上亮点的地方是什么?

刘晓光: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与其核心理念相适应的设计语言。这个项目和我们以往几个公共建筑功能属性有所不同,但围绕公共空间的思考一脉相承,涉及企业环境里公共空间的传统意义和新的价值。公共空间既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设计的重心。相对于富有戏剧性的内部空间,建筑外观则着意于良好的功能性和细节品质,两者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这个建筑对立统一的性格基调和形式特征。

HYH_4253+copy copy.jpg

采访对象:刘晓光

项目名称:联想Lenovo新总部办公园

设计单位:RTKL建筑事务所

 

设计腕儿×地产商

www.designwire.com.cn \ 关于设计腕儿 About u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智囊团 Brainpower  \ 设计腕儿×地产商 Designwire×Land Baron \

京ICP备15003767号-1